PRODUCT CLASSIFICATION
實驗馬弗爐的正確使用方法涵蓋操作前準備、操作步驟、操作后處理及安全注意事項等多個環節,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設備的安全性。以下是具體的使用指南:
一、操作前準備
設備檢查
外觀檢查:確認爐體無裂紋、變形,爐門密封良好,無破損或老化。
電氣檢查:檢查電源線是否完好,無裸露或破損;接地線是否牢固連接。
溫度控制器檢查:確認溫控儀表顯示正常,按鍵或觸摸屏響應靈敏。
熱電偶檢查:檢查熱電偶是否插入爐膛正確位置,無松動或損壞。
通風系統檢查:確保通風口無堵塞,風扇運轉正常(若設備配備)。
環境準備
放置位置:將馬弗爐放置在干燥、通風良好的實驗臺上,遠離易燃易爆物品和腐蝕性氣體。
水平調整:使用水平儀調整設備,確保爐體水平,避免加熱不均。
安全距離:設備周圍預留至少30cm的空間,便于散熱和操作。
樣品準備
容器選擇:根據樣品性質選擇合適的坩堝(如陶瓷、石英、金屬等),確保耐高溫且不與樣品反應。
樣品處理:將樣品粉碎至均勻顆粒(如需),避免大塊樣品導致受熱不均。
稱量記錄:準確稱量樣品質量,并記錄初始數據。
二、操作步驟
開機與預熱
接通電源:打開電源開關,觀察溫控儀表是否自檢正常。
設定溫度:根據實驗需求設置目標溫度和升溫程序(如升溫速率、保溫時間等)。
預熱處理:使用或長期未用時,建議空爐預熱至200-300℃,保持1-2小時,以去除爐內水分和雜質。
放置樣品
打開爐門:佩戴耐高溫手套,緩慢打開爐門,避免熱氣灼傷。
放入樣品:使用長柄工具(如坩堝鉗)將裝有樣品的坩堝平穩放入爐膛中央,確保與熱電偶無接觸。
關閉爐門:輕輕關閉爐門,確保密封良好。
運行程序
啟動加熱:按下“啟動"按鈕,設備開始按預設程序升溫。
監控溫度:觀察溫控儀表顯示的溫度變化,確保升溫曲線符合預期。
記錄數據:定期記錄溫度、時間等關鍵參數,便于后續分析。
實驗結束
停止加熱:實驗完成后,按“停止"按鈕,設備進入降溫階段。
自然冷卻:待爐溫降至200℃以下后,方可打開爐門(若需快速冷卻,可通入壓縮空氣或使用風扇輔助,但需注意避免熱震損壞爐膛)。
取出樣品:佩戴手套,使用工具取出坩堝,放置在耐熱墊上冷卻至室溫。
三、操作后處理
設備清潔
爐膛清理:待爐溫冷卻后,使用軟毛刷或吸塵器清除爐內殘留物(如灰分、熔渣等),避免腐蝕爐膛。
外觀清潔:用干布擦拭爐體表面,保持整潔。
通風口清理:定期清理通風口灰塵,確保通風順暢。
設備維護
熱電偶校準:每半年或根據使用頻率校準熱電偶,確保溫度測量準確。
加熱元件檢查:定期檢查加熱元件(如硅碳棒、硅鉬棒)是否老化或斷裂,必要時更換。
密封條更換:若爐門密封條老化或破損,及時更換以維持氣密性。
數據整理
整理實驗記錄,包括溫度曲線、樣品質量變化等,為后續分析提供依據。
備份溫控儀表中的程序數據(如需重復實驗)。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