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ODUCT CLASSIFICATION
實驗小型管式爐在材料科學領域應用廣泛,其高溫、可控氣氛、均勻加熱的特點使其成為材料合成、改性、表征等實驗的理想工具。以下是具體應用場景及實例:
一、無機非金屬材料實驗
陶瓷材料的制備與燒結
實驗目標:合成高純度、高密度陶瓷材料(如氧化鋁、氮化硅)。
典型過程:
原料混合:將氧化鋁粉末與粘結劑(如PVA)混合,壓制成生坯。
高溫燒結:在管式爐中1600℃真空燒結2小時,去除粘結劑并致密化,獲得密度>3.9 g/cm3的氧化鋁陶瓷。
應用場景:電子封裝基板、耐磨涂層、生物陶瓷(如牙科種植體)。
玻璃材料的熔融與退火
實驗目標:制備特種玻璃(如硼硅酸鹽玻璃)或消除玻璃內應力。
典型過程:
熔融:在1400℃空氣氣氛下熔化石英砂、硼酸等原料,形成均勻玻璃液。
退火:以5℃/min速率降溫至500℃,消除熱應力,避免開裂。
應用場景:光學玻璃、光纖預制棒、實驗室玻璃器皿。
納米材料的合成
實驗目標:制備納米顆粒(如TiO?、SiC)或納米線(如ZnO)。
典型過程:
化學氣相沉積(CVD):在900℃通入TiCl?+O?,在硅片表面沉積銳鈦礦型TiO?納米顆粒(粒徑10~20 nm)。
溶膠-凝膠法:將前驅體溶液(如鈦酸四丁酯)在500℃熱解,獲得高比表面積(>100 m2/g)的納米粉末。
應用場景:太陽能電池、光催化、傳感器。
二、金屬材料實驗
粉末冶金與金屬陶瓷復合材料
實驗目標:制備高強度金屬基復合材料(如Al?O?/Al)。
典型過程:
混料:將鋁粉與氧化鋁顆粒(粒徑5 μm)按比例混合。
熱壓燒結:在600℃、50 MPa壓力下燒結,獲得致密復合材料(密度>98%理論值)。
應用場景:航空航天結構件、汽車輕量化部件。
金屬氧化與還原反應
實驗目標:研究金屬在高溫下的氧化行為或還原提純。
典型過程:
氧化實驗:在800℃空氣氣氛下氧化純鐵片,觀察氧化層(Fe?O?)生長速率與厚度。
還原實驗:在1000℃H?氣氛下還原氧化銅粉末,獲得高純度銅(純度>99.9%)。
應用場景:金屬防腐、稀有金屬提純(如鎢、鉬)。
金屬薄膜沉積
實驗目標:在基底表面沉積金屬薄膜(如Au、Pt)用于電子器件。
典型過程:
物理氣相沉積(PVD):在500℃真空下蒸發金靶材,在硅片表面沉積100 nm厚金膜(電阻率<2.2×10?? Ω·m)。
應用場景:集成電路互連線、柔性電子、生物傳感器電極。
三、高分子材料實驗
熱解與碳化
實驗目標:將高分子材料(如聚丙烯腈)轉化為碳纖維或碳材料。
典型過程:
預氧化:在250℃空氣氣氛下氧化聚丙烯腈纖維,形成耐熱梯形結構。
碳化:在1000℃N?氣氛下熱解,獲得碳纖維(含碳量>95%)。
應用場景:碳纖維復合材料、超級電容器電極、吸附材料。
交聯與固化
實驗目標:改善高分子材料性能(如硬度、耐熱性)。
典型過程:
硅橡膠固化:在150℃空氣氣氛下加熱硅橡膠預聚體2小時,完成交聯反應(邵氏硬度A 60±5)。
應用場景:密封件、柔性電子封裝、醫療器械。
四、復合材料實驗
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(CFRP)制備
實驗目標:制備輕質高強度復合材料。
典型過程:
浸漬:將碳纖維布浸入環氧樹脂溶液。
固化:在120℃空氣氣氛下固化4小時,獲得拉伸強度>500 MPa的CFRP板材。
應用場景:無人機機身、運動器材、汽車零部件。
陶瓷基復合材料(CMC)燒結
實驗目標:制備耐高溫陶瓷基復合材料(如SiC/SiC)。
典型過程:
層壓:將SiC纖維編織成織物,浸漬SiC漿料。
熱壓燒結:在1800℃、30 MPa壓力下燒結,獲得斷裂韌性>15 MPa·m1/2的CMC。
應用場景:航空發動機熱端部件、核反應堆結構材料。
五、材料表征與熱分析輔助實驗
差熱分析(DTA)樣品預處理
實驗目標:去除樣品中的揮發性雜質,提高DTA測試精度。
典型過程:在300℃空氣氣氛下煅燒氫氧化鋁粉末2小時,去除結晶水,避免DTA曲線干擾。
應用場景:相變溫度測定、反應熱研究。
熱重分析(TGA)配套實驗
實驗目標:研究材料在升溫過程中的質量變化(如分解、氧化)。
典型過程:在TGA聯用管式爐中,以10℃/min速率升溫至800℃,測量聚乙烯在N?氣氛下的熱解殘炭率。
應用場景:材料熱穩定性評估、催化劑積碳分析。
返回列表